5G電信服務

電信業者5G熱點分享(Tethering)限制怎麼做的呢? 會有哪些爭議呢?

電信三雄2020/6/30起陸續公布5G資費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中華電信帶頭推出「5G熱點分享超量降速」這項有別4G資費方案的新設計。雖然國外電信業者限制用戶利用手機或無線分享器(路由器)做為無線分享(Tethering)使用相當普遍,但這在台灣算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所以引起不少網友在網路論壇上探討電信三雄的5G熱點分享(Tethering)限制是怎麼做到的議題。

雖然版主有嘗試詢問電信業者如何判定用戶進行5G熱點分享且加以超量限速,不過電信業者可能基於營業機密及避免有心人會藉此鑽漏洞,所以大都不願意透漏。以下純粹就版主有限的網路通訊知識推測電信業者可能的作法,並對後續實施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可能產生的問題加以探討:

 

 

1.台灣電信業者如何實施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

電信三雄目前推出的5G資費,999以上資費起都有限制熱點分享超量將降速到10Mbps的設計。

 

因這個5G熱點分享並不是常見的直接限制無法使用熱點分享(Tethering),而是必須監控用戶本機使用熱點分享的流量,超量後就必須進行限速,牽涉的技術並不是將熱點分享的選項關閉或只要偵測到本機正在進行無線分享就加以關閉這麼單純,而且有侵犯用戶隱私的疑慮。

台灣電信業者是採用哪一種技術來判斷本機正在使用熱點分享並如何監控該門號熱點分享的數據量並加以超量降速呢?

A.網友的分享:

據Mobile01論壇美酒斗十千網友分享,他認為台灣電信業者實施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技術可能有三,包含【(1) 手機和電信設備也有協定可以詢問這個門號(合約)是否允許熱點分享】、【(2) 每種作業系統包裝IP的習性不一樣,除了TTL,還包括Packet Size】、【(3) 每種作業系統都會暗地裡跟廠商伺服器連繫,例如:Windows會連到微軟的特定伺服器,iOS連到蘋果的特定伺服器…】。其中,該網友認為電信商直接抓 TTL (Time To Live) 就行了。
由於不同作業系統預設TTL的習慣不一樣,就算相同作業系統每過一個節點TTL就減一,所以也還是抓得出來。手機A開熱點,TTL是64,由手機A直接出去的封包TTL就64;手機B使用手機A的熱點,那麼經過手機A(=NAT)時就會減一,所以手機B的TTL就64-1變成63了;若電腦C是使用Windows系統的話,TTL是128,經過手機A的熱點就變成127,因此電信商可以分析出三種封包,來自手機A的封包 TTL=64、來自手機B的封包 TTL=63、來自電腦C的封包 TTL=127,只有 TTL=64 的才是門號所在手機,其它的都是藉熱點分享的設備。

 

B.版主的見解:

由於台灣電信業者5G熱點分享限制不只是偵測本機正在使用熱點分享功能而已,還必須監測該用戶熱點分享使用的數據量,版主認為比較可能的方式是類似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所採用的【User-Agent (使用者代理)】來判別。
【UserAgent (使用者代理)】又稱請求標頭(request header),含有能令網路協議同級層(peer)識別發出該用戶代理請求的軟體類型或版本號、該軟體使用的作業系統、還有軟體開發者的字詞串。【User-Agent (使用者代理)】最簡單的檢查方法,就是在用戶使用的Chrome裡面,輸入chrome://version/ ,就會看到。

 

當服務端一但接收到【UserAgent】身份識別後,就可以決定提供給用戶的Web是屬於PC的一般web網站或是屬於Android、iOS..的行動版網站(mWeb),進而提升使用者體驗。

 

當手機用戶使用熱點分享給不同行動裝置時,電信商就會收到因使用不同系統的行動裝置發出的Request,電信商就可以據此判斷用戶是否在使用熱點分享(Tethering),並藉此針對非用戶本機使用的數據量進行監控。
不過,利用【UserAgent】來判定用戶是否在進行熱點分享,依照版主的有限網路知識,只能監控用戶本機不同的作業系統,譬如本機若是Android手機(使用Dolphin Browser),電信業者只能查到分享給使用iPhone Safari、Internet Explorer..等不同作業系統的裝置,若是用戶是分享給同樣是Android Dolphin Browser 或是將【UserAgent】加密的網站( 如VPN)或是基於隱私考量不允許default UserAgent aceess的網頁,電信業者理論上就無法察覺本機正在熱點分享(Tethering)。
以美國T-mobile為例,他是走【UserAgent】黑/白名單政策,如果User-Agent是他認識的他才會紀錄成熱點數據量,無法辨識或是不認識的就不計入。這樣的設計雖然會有不少漏網之魚,但好處就是避免與用戶在數據量上限有太多爭議。被認定超出上限量的用戶往往是超出原本宣告上限量許多,被降速自然心服口服。

PS: 以上純屬版主的推測,若有知悉此手機熱點分享監控技術大神願意分享電信業者可能採取的監控技術,歡迎提供讓版主可以在此向大家分享!

 

2.使用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的爭議:

由於台灣電信業者過去並未有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過去只有中華電信為防數據魔人所以早有傳聞要推出限制熱點分享設計,其他電信業者都是直接採取將數據魔人直接超量在巔峰時間降速處理,根本不必大費周章去推動限制熱點分享這種爭議性極大的措施。

 

使用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會哪些爭議呢? 雖然版主不確定電信業者是採取哪種技術來判定用戶熱點分享的依據,但認為至少會有以下爭議:

A.熱點分享超量是以電信業者記錄為準還是用戶手機上的紀錄為主?

由於目前智慧型手機大都有流量數據監控功能,手機上都可以顯示每月進行”熱點分享”的數據量。因電信業者帳單週期不見得是完整日曆月,當用戶手機使用熱點分享數據量與電信業者的數據不同,就會產生爭議。

 

B.當熱點分享數據量有爭議時,電信業者能夠提供熱點分享明細嗎? 會不會侵犯用戶隱私呢?

當用戶與電信業者在熱點分享數據量有爭議時,電信業者能夠提供如通話明細的熱點分享數據明細來佐證其資料無誤嗎? 若電信業者只是提供用戶每日熱點分享的數據量作為佐證,用戶大都不會因此服氣。若電信業者利用暗黑技術(如暗中置入爬蟲在用戶手機內)可以提供用戶熱點分享的裝置與細目,又會嚴重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引發更大爭議。

 

中華電信率先推出5G熱點分享超量限速措施的本意應該是為了防止5G數據魔人,不過在目前5G訊號涵蓋有限下,在不分用戶使用4G或5G熱點分享都被計量的設計下,推動這項過去從來未有的超量限速措施,相信對於早已習慣上網不被設限的台灣行動通訊用戶將是很大考驗。因目前只有中華電信正式施行這個1399熱點分享超量降速措施,版主就拿板凳與爆米花出來看看哪個勇者願意率先將5G熱點分享使用超過限制被降速的案例分享,再來查驗電信業者施行此措施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備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