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

為何疫情期間,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節節升高?

交通部日前舉行1至8月道路交通安全說明會, 1至8月道路交通事故24萬831件,造成2000人死亡、31萬9741人受傷,比去年同期增加1萬3698件(6%)、增加93人死亡(4.9%)、增加1萬8164人受傷(6%)。為何疫情期間, 台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仍持續飆升呢? 以下作一探討:

 

自2008年起,台灣道路安全持續惡化,十年便從總案件17萬例暴增至2020年的36.2萬件,成長高達兩倍之多。

 

2021年事故總件數有下滑,但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仍維持近3000人高檔數字!

 

雖然行政院已通過廿一項道安改善計畫,根據今年1-8月交通事故統計資料,今年交通事故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6%、30日死亡人數增加4.9%、受傷人適增加6%,有節節升高趨勢。其中,最主要死亡族群為機車及高齡者;機車事故態樣以無照及自摔、自撞增加最多,只有酒駕防制略有成效,死亡人數為17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5人(12.3%)。
全國之事故肇事原因分析死亡人數前五名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酒醉(後)駕駛失控、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左轉彎未依規定,受傷人數前五名為未依規定讓車、未注意車前狀況、左轉彎未依規定、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

 

為何政府持續推動廿一項道安改善計畫,台灣道路安全卻持續惡化呢? 專家認為與這兩年台灣疫情升高有關,原因如下:

1.疫情升高,無照三寶及長輩出籠,害人害己:

由於疫情關係,民眾減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改為自駕。然而台灣道路一直出沒【馬路雙寶(老人及老女人)】,不但無照駕駛,行車總抱持「路權無限大」,經常出現「鬼之神切」,往往造成重大傷亡事故。以車禍死亡族群統計,老齡人口比例最高,台灣65歲老齡人口占全台人口數僅17%,但占車禍死亡人數高達41%,可見馬路雙寶對交通事故的威脅。

 

2.報復性旅遊+機車外送,讓交通肇事變多:

車禍發生族群仍以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車禍死傷比例高達83%。年輕人車禍肇事居冠是常態,但隨疫情趨緩出現報復性旅遊,在不熟悉路況或疲勞駕駛下,年輕人發生交通事故似有惡化現象。另外,疫情讓外食機車外送興起,外送機車族搶快也是增加交通事故的主因之一。

 

3.「行人滑手機」躍居用路困擾前三名:

根據《願景工程基金會》公布的「公路正義」有關車輛及行人違規排行榜,用路人最無法忍受的車輛違規惡行是闖紅燈或搶黃燈,比率占24 %;行人違規則以任意穿越馬路最為人詬病,比率占30%,另有24%抱怨行人走路滑手機,晉升至第三名。行人用路不要滑手機,也是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宣導方向之一。

 

馬路如虎口。雖然酒駕導致交通事故因立法重罰後逐漸下降,疫情雖減少車禍數量,但駕駛人或行人的用路惡習若未改,還是很難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亡數量,需要全民與政府共同關注與合作,才能讓用路人都可以平平安安回到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