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常識

亞馬遜的Kulper低軌衛星即將商業化,台灣電信業者積極爭取代理! 淺談台灣低軌衛星服務

亞馬遜旗下古柏Kulper低軌衛星日前在台灣成立「台灣亞馬遜柯伊伯有限公司」,最快明年下半年登台,成為繼OneWeb之後,第二家落地台灣的低軌衛星業者。由於台灣政府基於電信韌性需求以及電信業者看好手機連結衛星的應用,電信三雄皆積極洽談成為台灣的代理商。
亞馬遜低軌衛星「Kulper計畫」是什麼? 為何台灣放棄Starlink,要引進亞馬遜 Kulper? 以下作一說明與分析:

 

1.亞馬遜的Kulper衛星系統是什麼?

Kulper低軌衛星計畫是 亞馬遜 旗下的低軌衛星(leo)服務,計畫在距離地球590公里打造3,200 顆衛星組成低軌網路,為全球消費者、企業和政府客戶提供寬頻服務。 該計畫已於2025 年4 月發射首批27顆衛星,並預計於2026 年3 月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推出服務,並在2026年在全球26個國家及市場推出衛星通訊服務,台灣也是目標服務的地區,近期已在台灣成立「台灣亞馬遜柯伊伯有限公司」,最快明年下半年登台,成為繼OneWeb之後,第二家落地台灣的低軌衛星業者。

 

由於看好低軌衛星在手機連結及6G服務運用,台灣電信三雄皆積極與亞馬遜洽談代理合作。以下是台灣引進亞馬遜Kulper低軌衛星的摘要影片與詳細說明:

 

台灣導入亞馬遜Kulper低軌衛星服務規劃:

針對亞馬遜預計在明(2026)年下半年導入在台灣導入Kulper低軌衛星服務,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都展現高度興趣。
遠傳電信因持有的5G 28GHz頻段(28.5GHz ~29.3GHz)即是Kulper低軌衛星規劃的終端設備所需頻段(28.5GHz ~29.2GHz),目前遠傳已依法規分別向數發部申請技術實驗研發專用電信網路頻率使用證明,以及向NCC申請設置技術實驗研發專用電信網路,兩者均已於今年8月取得核准,為低軌衛星相關測試作準備,在爭取Kulper代理權展現捨我其誰的企圖心與優勢。
目前在衛星服務與建設領先且已取得OneWeb獨家代理權的中華電信也表態持續爭取Kulper代理權,。=中華電信指出已與Kulper已接觸多年,期盼在Kulper明年底開通亞太服務時能取得代理資格,協助在台推展業務。因Kulper第一代使用者終端設備規劃的28.5 ~29.2GHz頻譜,恰與中華電行動5G頻率重疊,恐產生干擾,中華電信指遠傳所持28GHz合法性待商榷,呼籲政府從國家產業發展及頻譜策略角度介入協調,以解決頻譜重疊問題。
台灣大哥大則認為大部分低軌衛星營運商的「星系」(Constellation)部署還不夠完備,與多家國際低軌(LEO)衛星業者都有在洽談,且2024年也成功測試手機直連衛星(Direct To Cell),技術上不落後同業。「在對的時間點,就會有對的策略合作」。
因遠傳持有頻譜優勢,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都以國家戰略角度呼籲政府,低軌衛星主要應用於急難救助或特殊情況下提供網路韌性,不應該是排他性的,若因頻段限制把低軌衛星變成一種獨門的服務,不符合國家整體利益。

 

2.Starlink、OneWeb 和 Kulper低軌衛星通訊服務比較:

Starlink、OneWeb 、Kulper與TELESAT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低軌衛星競爭業者,其中,Starlink與OneWeb已經營運,中華電信為OneWeb台灣獨家代理商並已於 2024 年底前實現訊號 24 小時覆蓋全台,Starlink則受限台灣法規限制未在台提供服務,Kulper則由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積極爭取中。
Starlink是目前低軌衛星數量最多且服務範圍廣泛的業者,已發射超過8000顆衛星,目標客群是個人消費市場與偏遠地區,其軌道高度只有550公里可以提供較低的延遲,目前提供的網速為25Mbps~400+Mbps;OneWeb目前已發射600顆衛星,目標客群是B2B企業及政府單位,其軌道高度為1200公里可以提供較穩定的訊號但延遲時間較長,目前提供的網速為200Mbps;Kulper則仍在積極建設中,預計2026年3月才開始營運,目標客群與Starlink雷同鎖定個人消費者與偏遠地區,其軌道高度為590公里,延遲時間與訊號穩定性介於Starlink與OneWeb之間,宣稱將提供400Mbps~1Gbps的網速。

 

3.台灣為何不引進Starlink低軌衛星服務,偏愛Kulper?

SpaceX 旗下星鏈服務(Starlink)已是全球低軌衛星擁有最多數量的衛星並提供最廣泛覆蓋範圍的業者,為何台灣遲遲不引進呢?
依據台灣《電信管理法》相關規定,低軌衛星執照申請者應為電信事業,董事長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外資直接持股不得超過49%,直接及間接持股不得超過60%,且不得有大陸地區投資人投資。由於SpaceX目前不願意在台灣落地接受台灣電信監理,所以迄今遲遲無法引進台灣。

已經有了One Web,為何還打算引進Kulper?
衛星產業具備「贏者全拿」特性,要有一定營運經濟規模才有辦法持續營運下去。One Web雖然是目前第二大低軌衛星業者,雖宣稱將發射7000多顆衛星,但目前仍停留在650顆進度相當緩慢。目前台灣並無OneWeb低軌衛星地面站仍需仰賴關島、泰國與南日本地面站,加上台灣現有的OneWeb衛星頻寬過小,無法滿足台灣政府對通訊韌性的需求,確保在戰爭或災難情況下仍能保持通訊順暢。
雖然SpaceX Starlink衛星系統是全球低軌衛星市場的領頭羊,但台灣政府考量創辦人馬斯克的親中立場以及不願意配合台灣法規在台落地營運要求,考量亞馬遜的Kulper衛星計畫目標對象與Starlink都是鎖定一般消費者與偏遠地區,未來在商用的潛力比較廣泛、基於確保戰爭或災難時的通訊韌性戰略考量,以及台灣產業供應鏈可望打進正在建設的Kulper,台灣政府與電信業者傾向選擇開發階段中最為成熟的亞馬遜的Kulper衛星計畫作為替代星鏈的主要方案。

手機連結衛星應用開放!
近年來低軌衛星佈署成本持續下降,手機連結衛星的應用已經逐漸成熟,iPhone跟衛星通訊公司Globalstar合作在美國提供前2年免費衛星SOS緊急服務,大大提高民眾使用衛星服務意願。
為了迎接手機連結衛星應用趨勢,台灣數發部已於2025年6月24日宣布開放業者申請七個衛星行動通信頻率,其中1518-1559 MHz、1610-1616.5 MHz、1668-1675 MHz、2483.5-2500 MHz等4個低頻頻段,衛星訊號傳輸過程損耗較少,是國際上衛星直連手機應用的頻段,非常適合運用在手機應用服務之中。

 

雖然台灣行動通訊訊號涵蓋很高,對於衛星通訊需求遠不如幅員廣闊的國家。不過,台灣電信競爭激烈,手機連結衛星通訊可視為一種提高ARPU的差異化服務,也可以讓用戶體會登山迷路時可用手機馬上發出求救訊號使用。
另外,由近年來發生的馬祖海纜斷線、太魯閣0403強震,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台南,加上台灣受到中國武統戰爭威脅,政府基於台灣通訊韌性及產業發展考量,政策上鼓勵業者發展衛星通訊服務是必然的。
只是亞馬遜Kulper衛星計畫引發遠傳當年花了8.24億元持有的5G 28GHz頻段是否可以釋出作為共有的衛星服務頻段使用,在「雙雄搶珠」下將成為爭論議題,有待後續政府發揮智慧做出最後公斷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