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電

【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機車】差異懶人包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及政府政策鼓勵,近年來【電動機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免駕照、免牌照、免行照的【電動(輔助)自行車】受到不少老人、外籍勞工及觀光景點業者青睞作為取代機車的代步工具,全台已經超過50萬輛。不過,因電動自行車肇事率偏高,加上偶爾出現充電自然著火的問題,目前交通部持續透過修法增加對【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騎乘安全規範。

什麼是【電動機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呢? 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以下作一說明: 

 

 

【電動(輔助)自行車】根據交通安全法規第69條及69-1條規定慢車種類及名稱將【電動自行車】分成「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則依照其馬力數分成「小型輕型」、「普通輕型」、「普通重型」、「大型重型」四種。說明如下:

A.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的差別:

a.電動輔助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在40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b.電動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且車重(不含電池)在40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簡單來說,「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的差別在於「電動輔助自行車」外型較像腳踏車且有腳踏板,騎乘時不需要攜帶安全帽(不過還是建議要帶自行車車帽);「電動自行車」外形像一般機車,騎乘必須攜帶安全帽。
兩者都不需要申請車牌也免行照,駕駛者也不需要駕照,但車速必須低於25公里以下,不含電池的重量必須低於40公斤且只能乘坐一人。

 

「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都必須經過審驗貼有合格標章才能上路,「電動輔助自行車」標章是黃色閃電,「電動自行車」標章是紅色閃電。

根據交通部資料,目前前審驗合格的電動自行車只有標章,並無車牌,全台有標章的電動自行車已突破50萬輛。由於電動自行車的肇事率逐年增高,交通部逐步擴大對電動自行車管制,去年10月起,騎電動自行車未戴安全帽罰新台幣300元,超速罰900元至1800元,擅自改裝罰1800元至5400元。
日前交通部證實研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電動自行車比照一般機車,審驗合格的電動自行車,須掛車牌並投保強制責任險才能上路。不過,電動自行車考照爭議仍大,暫不修法納入;牌照稅部分,財政部傾向暫不課徵。
另外,2020年5月,立法院初審「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時通過立委提案,禁止14歲以下騎電動自行車,違者罰600元至1200元。交通部正在研議再提修法,針對14歲以下騎電動自行車,罰違規者的父母或監護人,罰鍰擬600元至1200元。

 

B.「電動機車」與 「電動自行車」有什麼差別?

【電動機車】依馬力、重量分成「小型輕型」、「普通輕型」、「普通重型」、「大型重型」四種,識別電動機車的車種最簡單方式就是看車牌顏色與樣式。

 

若依充電方式,則分為「換電式」與「充電式」,最知名的「換電式」電動機車就是【gogoro】、「充電式」電動機車則是【 中華 e-Moving】 。

 

【電動機車】與外型很像的【電動自行車】有什麼差別呢?  【電動機車】有行照,必須依不同馬力掛所屬的車牌,騎乘者必須具備【電動機車】各車型規定的駕照並戴安全帽才能上路行駛。【電動機車】的車速高於25公里以上,車體重量也較重,普通輕型以上可以搭乘兩人,審驗標準更嚴格(TES認證)才能獲得政府補助。

以下是電動機車與電動自行車的差異比較:

 

 

延伸閱讀:

https://tel3c.tw/blog/post/309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