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充電週邊 手機常識

為何Android手機很少支援磁吸功能? 台灣支援磁吸與無線充電手機清單

無線充電技術2012年起開始應用於手機,自Apple iPhone 8起推廣無線充電功能 ,iPhone 12起推廣MagSafe磁吸充電功能,加上各類穿戴裝置持續普及,越來越多設備支援無線充電功能,但迄今只有Google Pixel 10系列手機內建支援磁吸功能。
什麼是「無線充電」、「磁吸」功能? 目前有哪些手機支援這些功能? 為何Android手機鮮少內建磁吸功能呢? 以下做一整理與分析:

 

 

1.什麼是「無線充電」與「磁吸」功能?

「無線充電」是透過電磁感應來傳輸電力,充電器和手機只需要在一個有限的距離內互相感應,即可開始充電。無線充電標準主要有兩種,包含WPC 的 Qi 與QI2標準及 AirFuel Alliance 的標準。其中,又以WPC無線充電標準最為普及。

 

「磁吸充電」主要指在傳統無線充電線圈外圍加入一圈磁鐵,利用磁力使裝置自動吸附定位,帶來更高的充電效率、更快的充電速度。其中,內建在手機的磁吸技術為Apple 的MagSafe 技術與Google 的「Pixelsnap」磁吸技術。

 

換言之, 磁吸充電是無線充電的一種,但並非所有無線充電都可以磁吸充電。有支援無線充電但無磁吸功能手機,皆需加貼磁吸擴充圈或搭配磁吸手機殼使用。

 

以下是支援磁吸與無線充電功能手機清單及Android陣營不支援磁吸功能原音摘要影片與詳細說明:

 

2.台灣有哪些手機內建「磁吸」或「無線充電」?

A.內建磁吸功能:

台灣手機內建磁吸功能目前只有Apple iPhone 12(含)以後機型及Google最新Pixel 10系列。

 

B.支援無線充電功能:

台灣手機可支援無線充電功能的品牌與機型相當多,堪稱中高階手機必備功能,支援的無線充電都是符合WPC的 Qi或Qi2標準。

 

3.為何Android手機鮮少內建支援磁吸功能?

雖然Apple自iPhone 12起推廣MagSafe磁吸功能,Android陣營也有多款手機支援無線充電功能,但鮮少推出內建磁吸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A.手機空間利用考量:
由於將磁吸功能結構內建於手機內必須崁入磁鐵和線圈,將會影響手機內部空間利用。由於Android手機目前設計主流是將電池容量極大化,並提高充電功率,所以優先將空間讓給電池,鮮少加入內崁磁吸功能。

圖片來源: 充電頭網站

 

B.磁鐵干擾問題:
三星旗艦手機沒有內崁磁吸功能傳聞主因是三星S Pen 手寫筆技術容易受到手機殼內磁鐵的干擾,所以影響三星導入內崁磁吸功能規劃。不過,這項傳聞並未獲得官方證實。

 

C.考慮發展自己的無線充電技術:
由於過去WPC Qi協定的輸出功率只有5W~15W,無法滿足Android陣營需要更大輸出功率需求,所以過去許多Android 廠商都在自行發展自家的無線充電協議,導致對Qi磁吸技術興趣缺缺。

為滿足廠商提高輸出功率需求,無線充電聯盟(WPC)大力推廣新一代Qi2 25W標準,該標準借鑒了MagSafe的磁力對準技術,讓更多Android手機可以支援磁吸功能露出曙光。目前除了Google Pixel 10系列新機已加入磁吸功能,傳聞三星明年的S26系列也正計畫全面跟進原生Qi2+磁吸的設計。若三星加入,將可望有更多品牌手機加入磁吸充電功能。
不過,根據Google說法,Qi2 標準的磁鐵模組與反向無線充電功能存在物理限制,
會干擾無線反向充電的穩定性,兩者難以共存。不但Google Pixel 10系列已經取消雙向充電功能,傳聞三星S26系列也會跟進取消反向充電功能。可見在Android陣營,內崁磁吸與反向無線充電只能二選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