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Phone 17系列新機將於9月19日上市,台灣各大電信/通訊門市/電商通路無不磨拳擦掌做好迎接iPhone新機的盛宴。根據Apple官方公告iPhone的過保或人為損壞維修費用節節升高,光是iPhone 17更換螢幕就要破萬元,加上外傳Apple官方建議用戶不要貼保護膜,讓是否需要鐵保護膜以及投保行動裝置險引起熱議。
iPhone 17系列新機可以貼保護貼嗎? 購買iPhone17系列新機時,該不該投保行動裝置險呢? 以下作一整理與解析:
購買新機時,「貼膜派 vs 裸機派」總是爭論不休的議題,隨著手機的維修費用節節高升,是否要投保行動裝置險也成果迷購機時的難題之一。以下是針對購買iPhone 17新機是否貼膜或是投保的摘要影音與詳細解析:
1.iPhone 17系列新機可以貼保護貼嗎?
iPhone 17系列新機首次採用保護力更強的超瓷晶盾2面板及7層抗反射鍍膜,先前網路謠傳Apple官方建議不要貼保貼。
圖片來源: 鏡新聞
Apple iPhone 17系列新機雖然建議售價相較上一代並未明顯提高,但官方公告維修價格卻貴得嚇人,只修正面螢幕破裂,維修費就破1萬機,讓「貼膜派 vs 裸機派」引起激烈討論。
不過,根據3C名人與相關業者闢謠,apple官方並沒有對外公開建議不要貼保護貼。過去十多年來,所有 iPhone 機型螢幕的最上層皆鍍有AF抗指紋塗層,並未發生因使用保護貼而損壞塗層的案例。再者,坊間主流的保護貼通常是已結合背膠層的一體式,用於與螢幕玻璃接觸的膠層,是採用弱黏性的矽膠(Silicone),其膠的拉力極低(小於20克),其黏性遠不足以損壞或剝離以鍍膜技術緊密附著在螢幕上的AF塗層,所以不可能造成破壞塗層的物理能力。
是故,保護手機避免因摔落而毀損的最有效物理保護仍是購買保護殼及貼螢幕保護膜。
圖片來源: 金馬講數位臉書粉專
2.iPhone 17/Air 新機該不該投保行動裝置險呢?
由於投保行動裝置險每年必須約支付約10%售價為保費,購買手機該不該投保行動裝置險,往往見仁見智。不過,針對不願意投保行動裝置險的人,往往有以下迷思:
A.迷思一:我以為手機損壞都是嚴重的,但手機往往只是小傷但有礙觀瞻,陷入兩難!
不願意投保行動險的主因往往都是用戶覺得自己已經做好安全保護,所以認為投保行動險的效益不高。事實上出險的手機多數是出現不影響使用的破損或是第二年過保固後出現莫名故障,若要換新或維修就得花費數千或上萬元的維修費,就像買了新車被莫名刮傷或小碰撞,讓人陷入兩難。換言之,投保行動險的用意並不光為了預防手機被嚴重毀損,而是可以讓用戶在投保的1~2年期間不必擔心手機有任何問題,可以讓手機隨時保持如新,不用委屈自己。
B.迷思二:只有高價手機才須投保?
不少人以為只有高價手機才值得投保,但事實上,行動裝置險的每年保費大約是手機售價的10%,萬元以下的手機一年的保費只要$700起,人人都負擔的起。根據保險公司的統計,目前投保行動險的比率與手機銷售占比雷同,可見所有價位的手機都有投保的需求。
C.迷思三: 保險都是被門市人員半強迫推銷而來的:
由於行動裝置險搭售一直以來都是電信電門市人員的工作KPI,所以不少人都會誤以為投保都都是被門市人員半強迫推銷的。台灣民眾對於投保意識其實相當高的,根據調查,不少民眾在非電信通路購機後想順便投保往往無從下手、一問三不知。事實上,對通訊門市人員而言,主推貴森森的手機配件簡單又不費力氣,要能夠順利搭售年繳型行動裝置險的人員,不但必須具備保險執照且相當認同行動險的重要性,願意在交機過程中主動告知客戶投保的好處與實際出險情境,滿足客戶投保需求,皆大歡喜。
D.迷思四: 我有買保殼與保貼保險,無須再投保行動裝置險?
行動裝置險的保障主要是在手機意外毀損,但手機出現刮傷、小碰撞…等等不影響手機使用性能的小損傷並不會受理理賠的,所以即使已經購買行動裝置險仍必須購買一些基本的保護配件來避免手機出現刮傷,兩者並不衝突。差別只是因手機裝置險已經提供意外損壞的保障,對於已經購買行動裝置險的人,只要購買低價的一般保護配件防刮傷即可。
由於Apple iPhone 17系列新機單價自$29,900~$72,900,非人為損壞維修費用動輒破萬元,萬一不慎,荷包都得大失血。版主建議購機時搭購必要保護性配件(如保護殼或是保護貼)做必要的物理保護貼,若本身是手機損毀高風險用戶(如外送人員…),則建議可以考慮投報產品責任險或是Apple care+。雖然這些行動裝置險保費所費不貲,但就像買新車一樣,似乎是必要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