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軍議員與媒體接獲民眾投訴收到罷免團體發送簡訊,質疑電信業者可能與罷免團體合作濫用個資。三大電信業者則同步發聲明澄清,強調從未販售或提供客戶個資,簡訊發送名單皆由客戶提供,並已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與電信法規辦理,絕無不法。
為何特定區域民眾會收到罷免團體發送的簡訊呢? 以下作一解析:
圖片來源: TVBS
台灣罷免立委風潮四起,已30位藍委將面臨第三階罷免。日前位於新北雙和、新店、龍潭..等地民眾向藍軍議員及媒體投訴收到罷團的連署簡訊,質疑電信業者可能與簡訊代理商合作,洩漏用戶電話號碼供罷免團體發送簡訊。對此,罷免團體表示簡訊發送對象為第一階罷免聯署民眾留存電話,以及反共護台聯盟提供。反共護台聯盟人士則解釋,聯盟是透過簡訊代理商購買簡訊行銷服務,代理商會與三大電信合作,並以區域基地台以及當初申請門號的地點作為發送依據,至今已發送6個選區,並且簡訊服務也要價不菲。
針對民眾與媒體的質疑,三大電信發出新聞稿澄清,並未提供任何用戶電話號碼給予任何團體,所有企業用戶簡訊發送服務都是簡訊代理商自行輸入欲傳送商業簡訊之門號清單進行發送,符合電信相關法規之規定。電信三雄的澄清聲明如下:
為何特定區域民眾會會收罷免團體發送的簡訊呢?
根據反共護台聯盟的說法,他們是向簡訊代理商購買LBS區域發訊(Location-Based Service)服務。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區域簡訊廣播服務)乃針對特定區域內基地台範圍之目標客戶發送簡訊廣告,可依據居住地點靜態篩選,還能動態即時區域廣播的定位行銷服務。
LBS區域發訊又可分為「LBS靜態定位發訊」及「LBS即時動態發訊」。
「LBS靜態定位發訊」是針對「過去」某段時間,出現在特定區域內的用戶,符合活動目標設定的受眾條件而發送簡訊。例如百貨公司舉辦週年慶9折優待,設定於過去三個月內有進入過各大百貨公司且有收發話紀錄的行動電話用戶,發送促銷簡訊。
「LBS即時動態發訊」則針對「目前當下」,符合活動目標設定的受眾,出現在特定區域內並停留超過一時間點,即可自動發送簡訊,有效進行即時訊息傳遞或活動宣傳。例如某政黨舉行選舉宣傳,設定於造勢現場附近範圍內,進入該區的行動電話用戶,發送其候選人拜票之宣傳簡訊。
圖片來源: 壹元廣告
過去LBS區域發訊服務常為簡訊代理公司用來與企業或是政黨作為活動精準行銷使用,所以不少行動用戶偶爾會收到住家附近/常去商場或是政黨發送的簡訊訊息。
不過,為避免詐騙簡訊氾濫,NCC依據「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業者加強KYC,不但納入涉詐賠償條款,對於每日發送簡訊上限都加以規範(個人上限50則,群呼發訊每次最多500則,檔案上傳發訊每日上限為3萬筆),企業若要發送帶有URL、短網址、電話號碼之商業簡訊,需要以類實名制的方式向電信業者登錄為「白名單」並須檢視系統查核內容是否有違規內容。
基於NCC對於企業簡訊發送加嚴,三大電信都已經放棄提供「LBS區域發訊服務」服務,並強調不會提供任何用戶電話號碼給簡訊代理商。目前多數簡訊代理商也暫停提供LBS區域發訊服務,並對發送各類企業簡訊設定多項規範,以符合KYC規範。
圖片來源: 《詮力科技》
為何罷免團體可以發送區域簡訊呢?
根據媒體提供的資訊與電信三雄的聲明,版主認為因過去法規並於LBS區域簡訊服務並未加以嚴控,部分簡訊代理商可能有留存過去發送的區域簡訊服務對象清單作為商業服務之用。雖然這些發送清單已經個資去識別化且非即時資訊並無洩漏個資風險,但因恐涉及收訊者當事人意願而產生此次糾紛。根據簡訊代理商發出的最新公告來看,簡訊代理商已經要求非公務機關的發送用戶在文案中須完整提示發訊者身份(或公司名稱、品牌、組織社團名稱..等) ),以避免涉及收訊者當事人意願造成檢舉糾紛。是故,未來政治團體或政黨若要再發送政治性質的簡訊發送服務,恐難上加難。
由於台灣詐騙簡訊氾濫加上民眾對於個資保密意識提升,電信業者利用去識別化資訊進行精準行銷將越來越困難,LBS區域發訊將成明日黃花,企業SMS簡訊的商業行為也將成過街老鼠逐漸消聲匿跡。
圖片來源: 《詮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