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常識

為何只有PIXEL 10 Pro XL支援Qi 25W無線充電呢? 淺談手機散熱與充放電C-Rate

日前Google發表Pixel 10系列新機,四款新機中只有PIXEL 10 Pro XL支援Qi 25W無線充電。外界以為是為了產品價格定位區隔關係,Google高層對外透露此舉主要是出於散熱和電池耐用性的考慮,尤其是為了延長手機的電池壽命。
為何Google為了散熱和電池耐用性的考慮自宮放電功率呢? 以下作一解析:

 

Google 日前新發表的Pixel 10、Pixel 10 Pro、6.8 吋的Pixel 10 Pro XL、摺疊手機Pixel 10 Pro Fold 4款Pixel 10 系列全新手機,主要特色是首次採用台積電3nm製程的Tensor G5 晶片,更加入具備磁吸的 Qi2 無線充電協議及內建Pixelsnap磁吸功能 (詳見”這篇”) 。不過,四款新機只有Pixel 10 Pro XL支援25W QI2無線充電功能,其他機款都只能支援15W Qi2無線充電。

 

針對外界質疑為何只有只有PIXEL 10 Pro XL支援Qi 25W無線充電,外媒Android Central指出,Google高層解釋此舉主要是出於散熱和電池耐用性的考慮,尤其是為了延長手機的電池壽命。為何Qi 25W無線充電會影響手機散熱與電池耐用性呢?以下作一解析與說明:

1.熱導板與熱導管:

Google Pixel 10系列新機只有Pixel 10 Pro XL採用熱導板(或稱均溫板,Vapor Chamber),其他三款則採用熱導管(Heat Pipe)。
熱導管散熱技術算是第二代手機散熱技術,其原理是銅管管內為負壓,兩端為石墨片和手機元件,管內本身含有少量用以冷卻的液體,隨著溫度的提升高溫液體變為氣體,熱量輸向石墨片一端,吸液芯則將低溫液體吸引至元件一側,如此循環。銅管散熱乃利用熱導液的相變來傳導熱能,散熱效果好、成本較低,但較重且體積較大

圖片來源: 網路

 

Pixel 10 Pro XL採用熱導板(或稱均溫板),其散熱原理與利用熱導管類似都是利用二相流原理快速傳熱的元件,但差別在於熱導管只有單一方向的線性導熱,而 VC 則相當於從「線」擴大至「面」的提升,可以將熱能向四面八方傳遞,有效強化散熱效率。同時 VC 散熱面積更大,可以覆蓋更多熱源區域達到整體散熱且更加輕薄,但缺點是成本較高、加工精度可能影響散熱效率、長期使用後可能因熱管變形而降低性能。
由於更大功率的無線充電過程容易產生更大量熱能,為了滿足支援25W高速充電所需,Pixel 10 Pro XL採用成本較高的熱導板設計。

圖片來源: 高柏科技

 

2.C-Rate充放電率:

為了滿足民眾快速充電及多元裝置充電的需求,充電裝置支援越來越大的充放電功率已成趨勢。然而許多裝置使用的電池容量受限於成本與重量,出現電池充放電率C-Rate超過1C的狀況。
電池充放電率C-Rate是充放電時電流大小與電池額定容量的比率,通常以「C」為單位呈現,當額定容量1小時可以放電完畢,就稱為1C放電。
C-Rate=充放電電流/額定容量
鋰電池的標準電壓通常為3.7V,Pixel 10 Pro XL電池容量是5200mAh,若採用25W充放電,C-Rate=(25/3.7)/5.2=1.3 >1 。當電池充放電率C-rate超過1C,加上過程產生過多熱量,就容易加速電池劣化與縮短壽命。

資料來源: Gemini Ai

 

雖然手機通常有充電過熱或過充的保護設計,充電C-rate超過1風險低於放電C-rate,但Google先前才發生Pixel 6a電池過熱自燃事件,對於支援較大功率的無線充電功能採取較保守與謹慎的策略,也是情有可原。

圖片來源: 自由時報

 

由於多數民眾對於快速充放電需求殷切,對於快速充電對於手機散熱與電池壽命問題都面臨很大的挑戰。隨著民眾更換手機的年限持續拉升,Google強制啟用電池健康輔助功能,手機在經過約200次充電週期後系統就會自動逐步降低最大電壓,可能將會是顯學。除了增加電池容量與採取導熱板散熱,未來電池充電速度會隨手機使用年限增加逐漸變慢可能是無可避免趨勢。

tu0925399900

小丰子,Yahoo奇摩知識家行動通訊的知識長、痞客邦金點賞最佳3C部落客入圍,台灣通訊業的資深老兵。這裡記錄了小丰子對通訊產業與產品的見解、最新3C科技與電信資費訊息,以及一些行銷與管理經驗分享。歡迎一起來Phone言Phone語,並加入小丰子3C俱樂部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