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行動電源(中國俗稱「充電寶」)近期頻繁出現起火爆炸事件,中國工信部於11月12日提出新的《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新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除提出更嚴格的產品測試要求外,將要求廠商在產品上印有「建議安全使用年限」標誌。由於中國是全球行動電源最主要的生產國,中國工信部的新規範將會影響整個合法行動電源產品品質與標示規範。
中國工信部公告新的《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內容為何呢? 為何要特別標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 以下做一說明:
為了提升鋰電池與行動電源的使用安全,中國工信部將推出新的《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除了加嚴測試標準,也計畫新增標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以下是摘要影片與詳細說明:
1.中國工信部公告新的《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
根據根據《IT 之家》報導,工信部發佈公告,自2025年11 月12 日起為期一個月公開徵求對《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電子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第4 部分:玩具》等2 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的意見。中國工信部所提出的《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將委託SAC / TC588(全國電子產品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計畫編號:20254993-Q-339)計畫正式下達。專案週期18 個月,計畫完成時間2026 年。
新標準加嚴【熱濫用、過充電..等】試驗及建議標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
新規範以GB4943.1—2022《音頻視頻、資訊技術和通訊技術設備第1 部分:安全要求》和GB31241—2022《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技術規範》為基礎,在這兩項標準的基礎上加嚴了部分試驗,如熱濫用、過充電等。
另外,行動電源本體上應標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內容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為× 年」或採用下列標誌:
無獨有偶,有鑑於近期行動電源頻繁發生事故(今年統計到10月已有27起),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採取將國內外製造工廠納入管理並加強檢查、提高進口商品的邊境抽查比例達10倍、擴大市場的隨機抽樣檢測等三項加強措施。針對「實現物理極致」的自帶插頭行動電源,商檢局也正研議是否要提供相關檢驗標準。由此可見,加嚴行動電源安全檢驗標準及抽檢坊間販售產品,已是兩岸相關主管機關共識!
圖片來源: 經濟部
2.為何要特別標示「建議安全使用年限」?
由於一般液態鋰離子電池會因使用或是存放而老化,電池內部的隔離膜(分隔正負極的材料)會變薄或受損。近期出現的鋰電池自燃起火事件主要都是歸因出包的電池蕊使用一段時間後內部形成鋰枝晶(Dendrites)或金屬微粒並刺穿已變薄或受損隔離膜,導致內部短路,進而引發熱失控而起火自燃。
圖片來源: 材料與測試
另外,鋰電池長期不使用,容易出現自放電或是電極材料劣化現象,自放電會導致電池的電量逐漸消失,若電量過低時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將會出現不可逆的變化;正極與負極材料若因久放而劣化將會導致電池容量下降,以及內阻增大而影響充放電效率;久放沒用電池內部的電解液則容易出現分解而產生氣體,這些產生的氣體若無洩氣筏來減壓,長期累積就會出現電池膨脹,影響電池的性能與壽命。
根據台灣環保署表示,行動電源在正常情況下的平均使用壽命大約為2年到4年,但具體壽命會根據使用情況而有所不同。 如果經常將行動電源充至100%或放電至0%或是氣溫過低/過高或過度潮濕的環境,會加速電池的老化,將會影響行動電源的電池壽命。
台灣代理美國Zopec Machine醫療級UPS不斷電電池與UFO固態電池行動電源的鴻翔智慧科技表示: 「被使用在特斯拉汽車電池上的Panasonic 動力級鋰電池容量衰減率極低,醫療級電池產品的實際使用壽命最高可達5~8年,遠高於他牌鋰離子電池。」「近期運用在行動電源的固態電池(solid-state battery, SSB) 的固體電解質層次結構能讓超高電流通過並防止不穩定的電解質層中產生局部分解進而防止鋰枝晶(Dendrites)生長,進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與安全性。」
不過,坊間行動電源基於成本考量大都使用陸系或是韓系(LG)鋰電池居多,使用年限超過2年以後通常容易明顯出現老化現象。
是故,坊間採用傳統液態鋰電池的行動電源建議安全使用年限為2~3年,手機內建的原廠電池則建議超過四年或是電池健康度低於80%建議要換掉; 新興的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通常可使用2~4年; 若是醫療用或是特斯拉電動汽車所使用採用Pansonic 18650動力電池則保固期可達2~5年。由於目前坊間行動電源的保固期大都低於1年,工信部新法實施後,廠商對於「建議安全使用年限」標示為何目前不得而知? (筆者推測會標示2~3年居多)
中國工信部擬加嚴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對全球行動裝置用戶都是福音,尤其「建議安全使用年限」將有助於提醒用戶「行動電源不是壞了才要更換,而是超過建議安全使用年限的行動電源就要依照當地法規進行專業回收處理。」。
不過,仍要提醒,中國大陸因近年來內捲嚴重,產品良莠不齊,中國工信部規範通常僅限於奉公守法的知名品牌廠商。即使標示「安全使用年限」,也是僅供參考。購買有通過安全認證且提供產品責任險的品牌產品才是真正安全保障所在。